经验交流
石嘴山:巡察直插基层 解决百姓身边事
“之前向村里反映多次的问题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,向巡察组反映后,村里杂乱拥堵的巷道变得宽敞整洁,我们再也不用绕道走了!”惠农区下营子村村民谈起巡察组带来的变化,纷纷竖起大拇指。这一转变,正是石嘴山市深化对村(社区)巡察工作成效的生动写照。
近年来,石嘴山市委高度重视基层治理工作,把对村(社区)巡察作为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、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重要抓手,纳入《十一届市委巡察工作规划》进行统筹部署,明确要求高质量推进对村(社区)巡察全覆盖,推动惠民政策落实,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。
为确保巡察工作精准有效,石嘴山市创新实施分类施策,对群众关注度高、廉政风险较大的村(社区),按照不低于20%的比例开展直接巡察;对运行相对平稳的,则纳入县区“巡镇(街道)带村(社区)”范畴。同时,在制度保障方面,市级层面专门制定《对村(社区)巡察负面清单》,各县区也配套出台相关实施办法,形成了一套规范有序的规章制度。
为提升巡察质效,各县区在实践中也探索出符合实际特点的巡察方法。大武口区综合运用“12+N”工作法,立足不同类型村(社区)的特点,通过实地暗访、“贴身”调研等方式,变监督者为“感受者”,精准摸清基层实情;惠农区建立“巡察办点题+巡察组答题”机制,巡察组围绕“农村集体‘三资’管理、小微权力监督”等深入街头巷尾、田间地头,通过面对面地走访了解、观察体察,实打实地倾听民声;平罗县编印巡察宣传漫画,依托“码上巡”系统平台、问卷调查渠道,打通群众参与监督的“最后一公里”,持续提升群众知晓率、参与度。
巡察工作不仅要发现问题,更要推动解决问题。石嘴山市坚持“以上看下”与“以下看上”相结合,既从镇(街道)层面查找村(社区)问题的症结,又从基层问题反思工作部署的不足,形成了发现问题、分析问题、解决问题的完整闭环。通过建立双向反馈机制,既向村(社区)党组织反馈问题,也向所在镇(街道)传导整改压力。纪委监委和组织部门将巡察发现问题纳入日常监督范围,持续跟踪问效,确保问题整改到位。
在巡察整改的有力推动下,一批群众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得以有效解决。从腾退被占用的残疾人康复站,到推进厕所改造、修复灌溉水渠、解决农田积水等,巡察工作推动一件件民生实事落地见效。深化对村(社区)巡察工作开展以来,全市共推动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36个,这些看得见、摸得着的变化,让群众真切感受到巡察就在身边,整改带来实效。
“深化对村(社区)巡察,不仅在于‘当下改’,解决了群众一批‘急难愁盼’问题,更在于‘长久立’,通过压实整改责任、推动系统治理。”石嘴山市委巡察办相关负责人表示,下一步将继续完善巡察工作体系,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在基层落地生根,以实际成效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(石嘴山市纪委监委)
